審訂序
調控力量:科學與藝術的絕妙組合
肌力訓練是近代訓練科的重要典範,在過去地幾十年裡,人們從一些偶然的機會發現肌力在後天的可訓練度,開啟了人體潛能開發的探索旅程。
最初人類對於運動員肌力及體能訓練的觀點,曾經直觀地以為,大量刻苦耐勞的訓練就必然達到高水準的肌力和體能,但是,在最近數十年競技運動高度科學化的過程裡,人類發現,大量的訓練或許提升了技術的熟練度,但是對於提升運動員的身體素質來說,似乎不是最有效率的做法。
這樣的發現對於許多人來說是意料之外的,許多人認為運動是一個只要刻苦耐勞就會有效果的東西,如果想要更多的效果,就要更加刻苦耐勞才是,但是,要激發人體的潛力,其實要依循人體的生理學機制,運動的刺激對於肌力和體能的效果,就像藥物對人體一樣,有著特定的「劑量反應關係」,我們不能期待生病的時候隨便亂抓藥就能痊癒,我們也不應該期待一味的痛苦訓練就能得到好成績。運動科學最重要的進展,大概就是找到人體後天可提升的身體素質,並且定義出刺激這些身體素質的有效手段。競技運動場上我們已經知道,除了技術精純之外,支撐技術表現的其實是人體的肌力和體能,所謂的肌力,就是人體肌肉收縮的力量,所謂的體能,就是支撐肌肉持續有力的能量系統,而肌力和體能,各自有其特殊的刺激物和適應方式。
運動場上精湛的技術、超人的速度、優異的爆發力和綿延不絕的耐力,其實背後都是人體肌肉力量的表現,因此,要想藉由提升身體素質下手,運動員要一一檢視自己的肌肉力量是否達到競賽的需求。肌肉力量的發展,依循著一個科學的規律,就是針對特定的刺激物,產生漸進式超負荷的適應性,而用白話文來說,這個刺激物就是壓力。對人體施予漸進式超負荷的壓力刺激,可以讓肌肉力量逐漸向上適應,成為速度、敏捷度、爆發力、耐力和技術的堅強後盾。
對肌肉施予壓力刺激的最佳方式,就是進行有系統的肌力訓練,因為肌力的上升,來自於肌肉和骨質的持續強化,以及神經系統徵召能力的提升,而這些都要利用循序漸進的肌力訓練手段來完成,這其中的細膩程度不亞於醫學、工程學或經濟學,絕不是不顧一切的操練可以達到的。肌力一旦獲得提升,就可以有效增益運動場上所需要的各種能力,畢竟,爆發力是快速發揮的力量,直線速度是用力量來高速推動自身體重向前的能力,敏捷度是用力將身體急停、減速、加速同時迅速變換方向的能力,技術是力量在各種方向巧妙的導引,耐力是在疲勞狀態下持續發揮力量的能力。
力量訓練,是一個科學與藝術的絕妙組合,胡亂引述科學實驗數據,或是隨意沾染一點點藝術氣息,都無法解決力量這個艱難的謎題,尤其是在高水準的階段更是如此。許多實務工作者經常拿著一些零星的科學研究結果,當作合理化自己訓練手段的證據,卻不清楚這份科學研究可能是在有控制的環境下,利用非選手的初學者,進行短期研究之後的一個初探報告而已。而很多人在依循一些大師級人物的傳統訓練方法之時,也不清楚真正的實務專家如何微調訓練上看似枝微末節的關鍵劑量,就依樣畫葫蘆的任意揮灑。科學研究得到的數據,需要有系統的分析,才能夠理解研究的限制以及應用的發法,藝術的揮灑需要經過經驗法則的考驗,不能夠在毫無練習的狀況下,不明究理的硬套公式,因為這樣會讓前人的經驗,變成箝制批判性思考的枷鎖。
調控力量這本書,從科學與實務兩方面著手,提供實務工作者和任何對肌力訓練有興趣的人一個扎實的學習機會。在科學方面,本書採取文獻分析的方式,將相關議題整理成條理分明的知識倉庫,交叉比較各種研究的結果,並且指出目前已經可以用在實務方面的知識,以及尚待進一步分析的面向,這樣的分析讓讀者不至於落入盲從科學的陷阱。而在實務方面,本書列舉出目前實務上已經證實有效,且與科學研究相符的訓練方式,無論是肌肉力量、能量系統、飲食補充或休息恢復,都有可以幫助實務工作者和運動員的寶貴資訊。
科學的進展是一個不斷質疑的途徑,藝術的生涯是一條不斷實作的旅程,科學與藝術,看似兩個互斥的極端,其實是人類生活和科技發展的兩股重要力量,希望這本書可以幫助讀者從科學和藝術的角度,更深入的認識運動訓練這件事。
怪獸肌力及體能訓練中心總教練 何立安
留言列表